0 引言
膝骨關節炎是常見于中老年人群的一種以退行性改變 為主的常見病、多發病,一般認為屬于中醫學“骨痹”類, 其發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闡明。有研究顯示膝骨關節炎的 發病與高齡、女性、體質量指數、關節外傷、關節過度使 用、骨密度、肌力等因素高度相關。中國目前已進入老 齡化社會,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作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,其 發病率也較高。上海有學者通過調查1 499名對象研究得出 結論,年齡≥40歲者膝骨關節炎患病率為33.3%。腎臟陰 陽兩虛、外感寒濕、肝氣虛、陰虛、氣虛、陽虛、瘀血是 “骨痹”最常見的病機因子。
1 材料和方法
1.1 設計
隨機對照動物實驗。
1.2 時間及地點
于2014年2至4月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實驗動物中心進行實驗并采集觀察指標。
1.3 材料
1.3.1 實驗動物
健康4周齡雄性新西蘭大白兔50只,體 質量(1.2±0.1) kg,平均1.2 kg,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實驗 中心提供。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號:SCXK(黑)2013-004, 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號:SYXK(黑)2013-012,實驗過程中 對所有動物的處置依照《關于善待實驗動物的指導性意見》 中的相關規定。實驗方案經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動物實驗倫 理委員會批準。
1.3.2 主要實驗藥材、試劑及儀器
一次性獨立包裝漢章 針刀Ⅰ型4號φ0.25 mm×30 mm,(北京華夏針刀醫療器械 廠,藥(械)準字:2011第2270164號);丹參注射液,規格:10 mL/支(正大青春寶制藥,國藥準字Z33020177); utrao-SM 800全自動酶標儀(上海永創醫療器械有限公 司);石蠟切片機(U-641型,美國貝克曼公司);光學顯微 鏡照相系統(BH-5型,日本Olympus公司);數碼X光機 (CEx86型,美國GE公司);微型振蕩器MH-1型(海門市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);小型高速離心機(Eppendorf 中國有限公司);兔白細胞間介素ELISA試劑盒(欣博盛,貨 號RBE015),兔腫瘤壞死因子ELISA試劑盒(欣博盛,貨號: RBE102a.48);低糖型DMEM細胞培養液(北京博奧森生物 技術公司);40 g/L多聚甲醛(山東省壽光市旭東化工有限公 司,CAS號:30525-89-4);滅菌注射用水(5 mL,石家莊 第四制藥有限公司) 。
1.4 實驗方法
1.4.1 實驗動物分組及造模
將50只健康新西蘭白兔隨機 分為5組進行實驗:空白對照組、模型組、單純丹參注射液 組、單純閉合針刀松解組(針刀組)、閉合針刀松解結合丹參 注射液組關節腔注射組(針刀聯合丹參注射液組),每組各10 只。所有動物同等條件下飼養1周,穩定后,除空白對照組 外其他4組兔均參考張子峰等報道的方法造模:將兔取左 側臥位,于右側髖關節大轉子后約1 cm處為中點,上下直切 口3 cm,分離髂內靜脈屬支臀下靜脈,雙重結扎,結扎線 間切斷。仰臥位,右側腹股溝觸及動脈搏動處作1 cm縱形切 口,分別分離股靜脈、大隱靜脈,分別雙重結扎后于結扎線 間切斷。于右側膝關節間隙水平切斷腓腸肌內、外側頭,切 除5 mm長一段跟腱。所有手術切口縫合皮下組織、皮膚后 敷蓋乙醇紗布、棉墊。造模后連續3 d注射青霉素5 U/(kg•d)、 鏈霉素10×104 U/(kg•d),所有動物分籠飼養。造模后每日驅 趕動物活動2 h,共驅趕動物2周,2周后動物出現關節僵硬、 瘸行,關節周圍可觸及條索結節,X射線片顯示下肢力線 右外翻10°變為內翻,提示造模成功。
1.4.2 各組干預方法
(1)針刀組:成功建模后第2天開始干預,首先暴露實 驗動物右側膝關節,觀察右側下肢是否出現腫脹、變形和 肌肉萎縮,對膝關節進行按壓檢查。觸診點:內外側支持 帶、內外側膝眼;膝關節上方髕上囊、股四頭肌各肌肌腹; 膝關節內側股薄肌肌腹及止點、收肌肌群肌腹及止點和脛 骨平臺附近。針刀松解每次選取上述部位病理性結節或條 索10個,常規消毒術,無麻醉。依照針刀操作流程先定點, 再定向,之后刺入靶點組織,以通透剝離手法加壓切割病 變組織。屈伸牽張膝關節,每只兔子每次給予10 min手法 松解牽張。每周1次,持續5周。
(2)空白對照組及模型組:給予兔關節腔注射生理鹽水 0.3 mL,每周1次,共5次。
(3)丹參注射液組:給予兔關節腔注射0.3 mL丹參注射 液,每周1次,共5次。
(4)針刀聯合丹參注射液組:每周進行1次針刀治療, 具體干預方法及干預頻率同針刀組。每次針刀干預之后, 關節腔注0.3 mL丹參注射液。
1.4.3 兔膝關節軟骨大體觀察
干預結束后,麻醉下耳緣靜脈空氣栓塞處死動物。切開關節囊,暴露脛骨、股骨軟 骨面,大體觀察兔膝關節軟骨面情況。
2 結果
實驗選用新西蘭白兔50只,分為 5組,實驗過程無脫失,全部進入結果分析。空白對照組膝關節軟骨無明顯 磨損, 周圍滑膜無明顯增生及炎性改變。模型組液組膝關 節磨損較為嚴重,軟骨破壞達到3級,但并未暴露軟骨下骨, 周圍滑膜增生及炎性改變較為明顯。針刀組、丹參注射液 組、針刀聯合丹參注射液組膝關節輕度磨損,1級到2級, 周圍滑膜增生及炎性改變不明顯,兩組在大體觀下無法辨 別磨損嚴重程度的差異。空白對照組 軟骨表明光滑、軟骨細胞梭形排列,形態、數目、結構基 本正常,無血管翳生成;模型組表層軟骨細胞明顯減少, 細胞排列紊亂;針刀組軟骨表層較為光滑、軟骨細胞數目 結構基本正常;丹參注射液組軟骨表層光滑、軟骨細胞排 列輕度紊亂,局部缺損;針刀聯合丹參注射液組軟骨表層 較為光滑,軟骨細胞數量結構基本正常。見圖1。病理切片 評分,丹參注射液組評分略高于針刀組和針刀聯合丹參注 射液組,但此3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。見表1。
3 討論
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是關節炎 中最常見的一種,也是造成膝關節疼痛、僵硬、功能喪失 的原因之一。隨著全球老齡化的不斷加重,國外有學者預 測到2030年,膝骨關節炎將成為人群中最主要的獨立致殘 原因,這將不僅影響個體的生活質量,還將增加全球醫 療保障體系的負擔。傳統上,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的治 療包括語言治療、物理治療、康復、口服藥物和手術治療。 近十余年,隨著對再生醫學的研究加深,干細胞治療膝關 退行性骨關節炎也展現出很大的潛力。雖然膝關節骨關節 炎的治療方法很多,但脛骨高位截骨術、全膝關節置換等 治療方法針對退行性骨關節炎終末期的患者、且對于適應 證和手術醫師有嚴格的要求。在國內手術條件、患者 理念的影響下,可以行動的患者對開展手術的意愿并不 高。針刀手術及中藥關節腔注射,作為國內獨有的治療 方法,有很好的群眾基礎。目前國內每年舉辦針刀培訓班 超過千次,參加針刀培訓的醫師兩萬余人,接受針刀治療 的患者數量無法統計。據估計,針刀已在英國等30多個國 家開展,正在逐漸走出國門、服務世界。因而研究針刀 技術對關節炎的治療作用擁有很大的臨床價值。對于關節 腔注射來說,中藥注射為患者提供了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 和激素之外的第3個選擇,已經被證明臨床中有效且不存在關節腔注射激素的不良反應。此次實驗中,兩組療法結 合優于單獨使用一種療法,因而關節腔注射和針刀療法相 結合,經過不斷完善,將希望成為膝骨關節病序貫治療方 案的重要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