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 癥,病變早期出現微量白蛋白,隨病情進展,會出現 腎小球肥大、腎小球硬化以及腎間質纖維化,是終末 期腎病的主要病因。西醫治療糖尿病腎病主要 是控制高血糖、高血壓以及減少蛋白尿等對癥治療, 目前為止還沒有能完全阻斷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的 藥物,因此迫切需要研發更有效的藥物來預防或減 緩其進展。
1 實驗資料
1. 1 儀器
熒光定量 PCR 儀( 美國 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) ; 流式細胞儀( 上海碧迪醫療器械有限公
司) ; 成像系統( 美國 Bio - Rad 公司) ; 低溫高速離
心機( 長沙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) ; 電子天平
( 上海精密儀器儀表有限公司) ; 移液器( 德國 eppendorf 公司) ; 轉膜儀( 美國 Bio - Rad 公司) ; 電泳
儀( 中國北京六一儀器公司) ; 轉移脫色搖床( 江蘇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) 。
1. 2 藥品與試劑
參芪補胰方組方: 生黃芪 30 g、太子參 15 g、麥冬 15 g、五味子 6 g、石斛 15 g、生熟地
黃各 9 g、黃連 3 g、赤白芍各 9 g、川芎 9 g、丹參 9 g,
制備成含生藥 2 g /mL 的藥液,由上海市中西醫結合
醫院中藥房提供。
1. 3 動物
SPF 級 SD 雄性大鼠 18 只,體質量 180 ~
200 g,購自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任公司,動
物合格證號: 2015000542372。
1. 4 分組、造模及干預
18 只雄性 SD 大鼠適應性
飼養 1 周后,隨機抽取 6 只設為正常組,予普通飲食
飼養; 其余 12 只予高脂高糖飼料喂養 6 周,證實大
鼠存在胰島素抵抗后,以 30 mg /kg STZ( 溶于 0. 1
mmol/L 檸檬酸緩沖液,pH 4. 4) 于大鼠左側下腹部
腹腔注射,正常組注射相同給藥容量的檸檬酸緩沖
液。72 h 后剪尾端取血測末梢血血糖,血糖≥16. 7
mmol /L 判定為高血糖,未達標者再以 30 mg /kg STZ
注射 1 次,此后每 3 d 檢測血糖 1 次,血糖穩定≥
16. 7 mmol /L 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。再繼續喂
養,記錄 24 h 尿量,計算尿白蛋白排泄率大于 30 mg
為糖尿病腎病造模成功。將造模成功的 12 只大鼠
標號,隨機等分為模型組和參芪補胰方組,參芪補胰
方組給予 10 mL /kg 參芪補胰方藥液灌胃,模型組和
正常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灌胃,均連續 12 周。
1. 5 血糖及尿白蛋白水平檢測
末次灌胃結束后,
采集 3 組大鼠 24 h 尿液,采用考馬斯亮藍法檢測 24
h 尿白蛋白水平; 大鼠禁食 12 h,以 10% 水合氯醛
1. 0 mL 腹腔注射麻醉,腹主動脈采血,室溫靜置 1
h,3 000 r/min 離心 10 min,分離血清檢測血糖水平。
1. 6 腎形態學觀察
摘除各組大鼠腎臟,生理鹽水
沖洗干凈,多聚甲醛固定后,脫水、包埋、切片,進行
PAS 染色以及 Masson 染色。
2 結 果
大鼠一般情況及血糖、尿白蛋白水平比較
造模成功大鼠均出現多飲、多尿、多食、消瘦現象,正
常組大鼠則沒有什么變化,參芪補胰方組大鼠較造
模組大鼠多飲、多尿、多食、消瘦等現象有明顯改善。
模型組大鼠血糖及 24 h 尿蛋白水平均明顯高于正
常組( P 均 < 0. 05) ; 參芪補胰方組大鼠血糖及 24 h
尿蛋白水平均明顯低于模型組( P 均 < 0. 05) 。見
表 1。
3 討 論
糖尿病腎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終末期腎病和慢 性腎衰竭的主要原因,全世界大約 40% 的糖尿病患 者會發生糖尿病腎病。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機制 比較復雜,其中炎癥反應在其發展和發展中起著至 關重要的作用。相關研究證實,大量的促炎因子包括 TNF - α、IL - 18、IL - 1β 和 MCP - 1 在糖尿病腎 病中特異表達,引發炎癥瀑布反應,產生大量氧自由 基,導致糖尿病腎病患者腎臟結構破壞。因此, 阻斷炎性激活通路可能對防治糖尿病腎病具有重要 意義。
免責聲明:文章僅供學習和交流,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需要我方刪除,請聯系我們,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。